我們知道,《四書》成為儒門圣典經歷了一個逐步升格的過程,自隋唐以來,儒家為應對佛老心性論挑戰,重建自身的理論主體性,逐步對心性論意涵較強的《四書》予以越來越多的關注。其中,《大學》不僅在心性論方面有系統架構(格致誠正),同時還為儒家凸顯自身理論優越性(修齊治平)、完成理論整體規劃設計(內圣外王)提供了最為明確化、整全性的理論依據,使《大學》在此一時期的升格歷程雖較為隱微曲折,但也具有了應加相對獨立審視的必要性。在這樣的背景下,二程所做的工作,一方面與此《大學》升格進程一脈相承,另一方面又與之有著本質不同,尤其值得特別為之注目。原因在于,二程對《大學》進行了表彰、詮解、改定工作等一系列工作,與前賢相比,不再僅僅停留于對《大學》的片段性“偶得”、征引或表面性的“題識”,而是以其自家體貼出來的卓識,將《大學》作為一個整體來理解,并突破性地將《大學》視為“圣人之完書”,從成德之教的意義上深入把握其旨趣。
“修身,當學《大學》之序”,“須從此學則不差”,“入德之門,無如《大學》”,二程提出《大學》為修身提供了應然的秩序,是為學、入德的必經之門徑,同時格外對“格物”詳加疏解,顯示出對“格物”的重視。此一特出,明顯與其對為學之序和為學宗旨的體認是分不開的。這兩方面為朱子所吸收、引申和發展,對朱子《大學》觀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朱子以此為指引,通過向《大學》和“格物”的逐步收攝,逐步確立其對為學宗旨的把握。
朱子首先將《大學》進一步提升到“綱領”的層次,為為學定立可循之節目:“《大學》是為學綱目。先通《大學》,立定綱領,其他經皆雜說在里許。通得《大學》了,去看他經,方見得此是格物、致知事;此是正心、誠意事;此是修身事;此是齊家、治國、平天下事?!辈晃ń洉?,朱子認可的北宋四子之書,也是如此,所以以《大學》綱目為基本骨架,就成了《近思錄》編訂四子之書的指導條例。
當然,朱子最看重的還是“四書”系統內《大學》的首出意義,“《論》、《孟》、《中庸》,待《大學》通貫浹洽,無可得看后方看,乃佳”?!八臅庇^念形成到結集確立,由朱子始得完成,而且朱子對大、論、孟、中的四書次序有過多次指示,特別強調“先讀《大學》,以定其規?!钡囊饬x,所謂“規?!保艘幘睾湍7?,有了它,論孟庸方可運之掌上:“《論語》、《孟子》都是《大學》中肉菜,先后淺深,參差互見。若不把《大學》做個匡殼子,卒未易看得。”《大學》乃了解其他三書的前提,四書之教旨趣相通,論孟庸的內容在《大學》綱目下,可以顯現出條理井然的秩序性。具體來說,如《中庸》所謂“明善”,《孟子》的“知性”、“盡心”,即格物致知之功,《中庸》的“誠身”、《孟子》所謂“存心”、“養性”、“修身”者,都屬《大學》誠意、正心、修身之效,“其他如謹獨之云,不慊之說,義利之分,常言之序,亦無不吻合焉者。故程子以為孔氏之遺書,學者之先務,而《論》、《孟》猶處其次焉,亦可見矣。”
從綱領到規模,朱子將為學之事的紛紜繁復都收歸到《大學》體系中來;由學而行,《大學》依然是其依歸的根本:《大學》之書,乃圣人做天下根本,“此譬如人起屋,畫一個大地盤在這里。理會得這個了,他日若有材料,卻依此起將去,只此一個道理?!蓖瑫r,以《大學》來指導為學、處事,又自有其綱領和用力處?!按蟮帧洞髮W》一篇之指,總而言之,不出乎八事,而八事之要,總而言之,又不出乎此三者,此愚所以斷然以為《大學》三綱領而無疑也。”這里的“綱領”與前所言層次不同,前面是總持地說,此處是具體地說。朱子以開篇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為三綱領,總歸《大學》一篇之要,不過乎此。“《大學》首三句說一個體統,用力處卻在致知、格物?!辈徽撌蔷V領還是體統,《大學》之旨的用力處就是格物致知。后面將會指出,在朱子看來,格物、致知實則一事,立足“格物”,正是關鍵所在:“此一書之間,要緊只在‘格物’兩字,認得這里看,則許多說自是閑了。……若《大學》,卻只統說。論其功用之極,至于平天下。然天下所以平,卻先須治國;國之所以治,卻先須齊家;家之所以齊,卻先須修身;身之所以修,卻先須正心;心之所以正,卻先須誠意;意之所以誠,卻先須致知;知之所以至,卻先須格物。本領全只在這兩字上。”《大學》為初學入德之門,需從此學方不差;“格物”乃《大學》之門,需從此入方不差。之前的小學涵養,亦是為《大學》作準備,但轉入《大學》工夫的階段,須全部落實在“格物”上,并經由“格物”逐層發出整個“大學”工夫。
這樣,將為學之規模收攝到《大學》,再將《大學》之工夫收攝到“格物”。經過兩次收攝,朱子確立起為學工夫的宗旨。收攝的“格物”,成為朱子整個為學工夫系統的總樞紐。
“格物”是中國儒學史乃至中國哲學史上聚訟不已的范疇之一。之所以產生紛紜之歧解,是因為“格物”居于圣門為學工夫之先,儒家學者無不結合自身的思想主張對格物作出一番解讀。千蹊萬徑,遂致勝義。朱子之時,就已經面臨這種情況,其時近世大儒格物致知之說有數家之眾,有如司馬溫公“格,猶捍也,御也,能捍御外物,而后能知至道”,呂大臨“必窮物之理同出于一為格物”,謝上蔡“窮理只是尋個是處”,楊龜山“天下之物不可勝窮,然皆備于我而非從外得”,尹和靖“‘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為非程子之言”,胡文定“物物致察,宛轉歸已”,胡五峰“即事即物,不厭不棄,而身親格之”等等。朱子對格物詮解的貞定,對此數說均皆不與?!洞髮W章句》中,朱子將“格物”注解為:“格,至也。物,猶事也。窮至事物之理,欲其極處無不到也。”這里面包含三層遞升的意思,接觸事物、窮究其理、推至極處。《大學或問》進一步解釋道:“及其進乎大學,則又使之即夫事之中,因其所知之理推而究之,以各行乎其極。”三個環節緊密相承,共同構筑起朱子格物說的理論意蘊,缺一不可。
朱子明顯繼承了二程對格物的解讀,但又有所不同。明道解“格”為至,“格、至也。窮理而至于物,則物理盡”,以“格物”為窮究事物道理,伊川解“格,至也,謂窮至物理也”,格物即為窮其理而已。明道的“至”是接觸到物,伊川的“至”是涉及,這兩者均為朱子所吸收,但僅此還不夠,在此基礎上綜合出新,祭出“極致”之義:“故致知之道,在乎即事觀理,以格夫物。格者,極至之謂。如‘格于文祖’之格,言窮之而至其極也?!笨梢姡枴案瘛睘椤爸痢?,“至”實可解出三義:接觸、涉及和至極。朱子之所以強調“極致”義,是因為僅僅是接觸事物或窮至其理并不是“格物”之完義,“人莫不與物接,但或徒接而不求其理或粗求而不究其極,是以雖與物而不能知其理之所以然與所當然也。”這個意思朱子在《大學章句》定稿之前即已確立。只有以極致為歸趣,才能避免“徒接”和“粗求”的可能障蔽,真正實現窮理的目的,也就是把握到理之所以然和所當然。解釋“致知”時,朱子曾以“切至”為說,但后來細審“切至”之意未盡:“‘致知,是推極吾之知識無不切至’,‘切’字亦未精,只是一個‘盡’字底道理。見得盡,方是真實?!蓖瑯邮菑娬{了“極致”的意思。
對于“物”的理解,鄭玄、朱子、陽明皆謂“物猶事也”,但內涵大有不同。鄭玄之物所指是因人之知的不同性質、深淺,所招致的善惡之事、物;陽明之物則是主體意義上的,是主體意向活動觀照下的價值性事態;朱子乃主客體交涉地言,物有形而事無跡,對言則物是物事是事,獨言則兼事在其中。朱子格物包含哪些內容呢?“眼前凡所應接底都是物”,物包含所有對象性存在。但下手處卻有本末、先后、緩急之序,豈能隨意地任拿一草一木來“格”,否則無異于“炊沙成飯”:“格物之論,伊川意雖謂眼前無非是物,然其格之也亦須有緩急先后之序,豈遽以為存心于一草木器用之間而忽然懸悟也哉。且如今為此學而不窮天理,明人倫,講圣言,通世故,乃兀然存心于一草木一器用之間,此是何學問,如此而望有所得,是炊沙而欲其成飯也?!币o的應先從天理道義、歷史典要、圣言圣行、禮樂人倫等方面做起。這并非否認一草一木有“理”,只是不能泛然而觀。“……就切近處,且逐旋理會。程先生謂:‘一草一木亦皆有理,不可不察?!衷唬骸接喝挥^萬物之理,恐如大軍之游騎,出太遠而無所歸。’又曰:‘格物莫若察之于身,其得尤切?!薄案裎?,須是從切己處理會去。待自家者已定疊,然后漸漸推去,這便是能格物?!毕葟那薪?、切己處下手,能察之于身,奠定根基,就能慢慢推展開來??梢姡案裎铩毙枰盐找粋€先后緩急的原則,對“合為”與“不合為”有清醒的認識,就不會對“格物”茫然無措。這也說明朱子理解的“格物”既重視對事物的廣泛應接,但在操作程序上絕非一味外馳而無有歸趣。
《章句》分別注解了格、物后,整體解“格物”為“窮至事物之理,欲其極處無不到也?!痹谧苑Q“竊取程子之義”而作的補傳中,朱子更為系統地表達了這一解讀:
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窮,故其知有不盡也。是以《大學》始教,必使學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以求至乎其極。至于用力之久,一旦豁然貫通,則眾物之表里精粗無不到,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此謂物格,此謂知之至也。
將“格物”只解作窮理,能否全面揭示格物的意思,會不會有所偏蔽?朱子明確指出這“不是只作窮理說。格物,所以窮理?!币簿褪钦f,“格物”本質上就是窮理,而不是選擇用窮理來解格物。若如此,《大學》為何用格物,而不說窮理?朱子對這個問題多有解釋,歸納起來,大致有四層原因。一,理,是懸空的,不可捉摸,且有時而離,而說物則自會涵著理,不會有無理之物,用格物來涵攝窮理,彰顯出理事、道器之間不相分離的本然性;二,說格物更易使人見得實體,這就為人指明了方向,要就事物上理會,不能把道理懸空;三,有是物必有是理,理無窮,不易獲取,但物有行跡,易于親近,格物其實為窮理提供了便利的入手處;四,格物為突出儒家的實學特質提供了基本依據,由此可與佛家只是空洞無稽的“見性”區別開來。一方面,格物以窮理為目的,另一方面,窮理正是需要通過格物的過程來實現的。
朱子之理包括天理、物理、人理、道理等多個層面。就“天下之物,莫不有理”看,朱子此處是統說,這些層面都應包含在內。故“理”是什么,不是此處的關鍵,問題在于為何要“窮”理,以及如何“窮”理。
為何要“窮”理?因為理是人心應物處事的根據、原則,故朱子工夫論必然要求格物以窮之。在朱子,人心本來是已經具備眾理的。朱子哲學中,心統性情,性乃未發,純善無惡;心為已發,含著氣而言,會有善有惡。朱子以明德屬“性”的層面,其注“明德”即“具眾理而應萬事者也”,這說明在先天而內在的“性”的層面,心本具眾理。但一方面性會為“氣稟所拘,人欲所蔽,則有時而昏”,失其本然;另一方面,性具眾理,還只是形而上的層面,不具備現實性,尤有進者,“窮理者,因其所已知而及其所未知,因其所已達而及其所未達。人之良知,本所固有。然不能窮理者,只是足于已知已達,而不能窮其未知未達,故見得一截,不曾又見得一截,此其所以于理未精也。然仍須工夫日日增加?!蓖ㄟ^格物窮理,實現對理的占有,明了其所當然,擺脫人欲、氣稟的干擾,恢復性之本然狀態,如此心之所發亦能純一于善;同時,窮理的過程,與萬事萬物相結合,包含著對其所以然的把握,實現對性中之理的落實、擴充、推至、細化。故格物窮理,實際揭示著工夫實踐中所當然與所以然共同的指向。
如何窮理?格物窮理的實現方式是心具眾理。一個簡潔的概括如補傳所示:以心知之明對在物之理進行認知和攝取。不過,其間有以下幾個要點須加闡明:
一、關鍵之一在于應注意“已知之理”?!耙蚱湟阎矶娓F之”說明“已知之理”構成了格物窮理的一個基本出發點,那么何謂“已知之理”?當然是“大學始教”之前所知之理,即“小學”階段涵養所得的“理”,這是為何朱子非常強調“小學工夫”的重要原因。“已知之理”以“小學工夫”養成的涵養有素和持守有敬為根基,以此發出的“格物”就不能以“雜亂紛糾”之心隨意去識物處事,而是推致其所養之中和本明之德,來應接事物、落實明德。故“格物”雖然是“即凡天下之物”,但主體自身的有此自覺和自明的基礎,就不會任意應物,避免導致“格物”工夫的無效開展,同時,也為前述關于格“物”應有先后緩急的說法,提供了可行性的依據。
二、但立足“已知之理”,還不必然能實現“窮理”。日常的積累、積習工夫是必要的基礎,但窮理的實現還需訴諸不斷推展、擴充的過程中。這也就是朱子所言的“用力”。具體的“用力之方”不外乎從“事為之著”、“念慮之微”、“文字之中”、“講論之際”等方面分別著手,將對內而言的“身心性情之德”,到外顯的“人倫日用之常”,以至“天地鬼神之變,鳥獸草木之宜”各個方面,“自其一物之中,莫不有以見其所當然而不容已,與其所以然而不可易者”。如此才稱得上物格而理窮,所謂“豁然貫通”的狀態亦由此得現。
三、“豁然貫通”可從兩個層面來理解,首先要求在萬事萬物上求之,這個過程并不需以窮盡天下之理為期,不可能也不必要,而是通過積習推類中,實現程度上的融會貫通以及廣度上的觸類旁通;另一方面,由萬理中得其一般和普遍,萬理可通乎一理,由理一統攝、該貫萬殊之理。由多通萬,統萬歸一,一以貫之。可見,“豁然貫通”絕不同于表面看來似乎相近的禪宗式頓悟體驗,且不說與其反觀內省的方法殊類,而且也不同于由一理通而可便通萬理的簡易直截。朱子說他看到程子所言“格物非謂欲盡窮天下之物,又非謂只窮得一理便到,但積累多后自脫然有悟處”才真正理會貫通的意思,正可上面兩個層次來理解?!柏炌ā敝x一定程度上也呼應著前述格物的“極致”義,推至其極就應是一種通透的狀態,具體而言,即所謂“眾物之表里精粗無不到,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但如此對豁然貫通狀態的描述就有問題了,這一狀態由“眾物”和“人心”兩方面來體現,但兩者是各自的實現各自的貫通,還是相資為用的交互貫通?是二還是一?又或許是三?在《大學或問》中,朱子提出“所以然”和“所當然”的說法來說明這個問題。二者之間既非直接相干,從“眾物”通乎“人心”,從所以然轉出所當然;也非毫不相關,各自為政。單純在人理范圍內,所以然是所當然的更高一層,所當然只是實然層面的規范,所以然則為所當然提供了必然如此的依據。而在人理、物理分立時,所以然偏向于物理,所當然指向人理,在這層意義上,所當然不是與所以然對舉的抽象范疇,而是涵括著相應的所以然之理作為其內在性的構成要素,乃具體的所當然,是合當然與必然、知其如何和知其為何的統一,如此方能在人的行為抉擇中實現真正的“不容已”。
四、進一步看,“人理”內部的所以然如何轉化出所當然?換句話問,從德性的知識如何轉化出德性的自覺?問題的根源需要回溯道朱子補傳的大前提“人心之靈莫不有知”上去。“知”,從內容上講,不外乎聞見之知與德性之知兩類。前者指向眾物表里精粗,后者指向人心全體大用,前者側重知識,后者側重德性。大多數肯認德性之知的,并不反對聞見之知,但不能由此認為聞見之知必然可以推出德性之知。朱子對前者的過多強調,給人一種印象,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原因,聞見之知的基礎上才能實現德性之知,很多對朱子的責難都是從這個層面上提出。其實,這并非朱子的本義,朱子只是主張兩方面都是人心之靈所包,都應該窮理積習。朱子此處真正需要面對的問題在于,對涉及德性之事物,如人倫、圣言、世故等的窮至,可以是實現德性之理的知性認識和了解,但這并不等于德性自覺或德性之行,以至達致心靈的全體大用,其間轉化的路徑是需要說明的。朱子在這里給出的回答是“豁然貫通”,認為對德性之理的認識、積習、窮至到一定程度,此心在以心合理、心與理一的不懈過程中,可以實現對德性的完全自覺肯認,以至可以實現吾心全體大用。這體現與心學派完全不同的路向,心學派主張心即理,德性的自覺只能通過先立其大、發明本心的方式確立,而不能通過知識的積習“貫通”。
以上是對作為八目之一的“格物”解讀,這只是基礎義的解讀,朱子對格物的重視,并不僅限于此。格物還具有一個“總體”的意義,即“格物”之意蘊,其實可以將整個八目全部涵括在內。格物,不僅是《大學》工夫的起始點,也是其全部工夫的孵化器。套用朱子的一句術語,專言之,格物乃八目之一體;兼言之,格物包八目之全體。也只有明確了作為總體的“格物”之義,才能真正認清“格物”作為朱子《大學》詮釋之宗旨的意思。
格物之所以兼具工夫全體的意義,根本原因在于其“窮理”之本質。朱子主張,格物乃所以窮理,并在萬事萬物上下功夫,而格致誠正修齊治平等目,無不各具其理,故皆需格之、窮之。以理為本,以窮理為徑,八目的具體展開皆離不開格物之前提,也可以說,《大學》之工夫其實已全部蘊含于格物窮理之中了。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朱子稱“格物”乃“夢覺關”:“格得來是覺,格不得只是夢。”格物乃是整個《大學》工夫的邏輯先導,透過此關,其他條目才具備開展的可能性。格物既然兼具全體,那么其他條目是否還有存在的必要?
又須知如何是格物。許多道理,自家從來合有,不合有。定是合有,定是人人都有。人之心便具許多道理:見之于身,便見身上有許多道理;行之于家,便是一家之中有許多道理;施之于國,便是一國之中有許多道理;施之于天下,便是天下有許多道理?!裎铩瘍勺郑皇侵競€路頭,須是自去格那物始得。只就紙上說千千萬萬,不濟事。
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工夫,分別是所格之“物”的一種,同時它們也都各有特定的道理。這里凸顯出格物的兩個層面:狹義的和廣義的。從狹義上講,格物只是工夫之始,還不是工夫之全;從廣義上講,《大學》工夫雖皆可納入到格物之中。但必須指出,“物既格,知既至,到這里方可著手下工夫。不是物格、知至了,下面許多一齊掃了。若如此,卻不消說下面許多,看下面許多,節節有工夫?!备裎镏皇侵赋鰝€“路頭”,由格物展開其他條目,是其本性的必然要求,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諸工夫,對廣義的格物而言,實乃具體的展現和行動的落實。從格物到其它工夫的展開,體現著從知到行的意義轉進。換句話說,格物窮理的廣義、兼言,這些工夫只是在知、理的層面上,真正落實到各節目的分別實行,又有更多具體的道理顯現出來,這時的諸工夫,相較于格物窮理所涵攝的意義,也不再是同一層次了。所以,“格物”不僅不會取代其它工夫條目,反而應推動各條目的全面展開,必見之于各具體條目,來落實自身、發展自身,這正是“如何格物”的本然要求。
在各條目中,格物與致知、誠意的關系,與正心之后諸條目不同,需特別加以闡明。朱子注“致知”:“推極吾之知識,欲其所知無不盡也”?!爸卑苤⑺獌蓪?,即人之能知與心之知識,從朱子的注來看,知識之知是主要的,但其前提不能脫離能知之義。朱子既講過“格物所以致知”,又講過“格物所以窮理”,格物與窮理、致知均有不可分離的關系,只不過兩者的著眼點不同,窮理側重格物的方法面,致知側重格物的效驗面,兩者常結合在一起來彰明格物之義:“格物只是就一物上窮盡一物之理,致知便只是窮得物理盡后我之知識亦無不盡處,若推此知識而致之也。此其文義只是如此,才認得定,便請以此用功,但能格物則知至,不是別一事也?!敝轮⒉皇歉裎镏獾牧硪活惞し蚧蚍椒ǎ慌c格物并列,作為格物的結果,致知是考究物理后,主體主觀方面得到的知識擴充之效驗。致知與格物構成手段-目的、工夫-效驗的一體化。
但格物與致知并非完全等同,其間亦有辯,如:“格物,以理言;致知,以心言”;“致知,是自我而言;格物,是就物而言”;“格物,是逐物格將去;致知,則是推得漸廣”;“格物,是零細說;致知,是全體說”等。不過此類分別多就其理論上的不同側重、不同指向而言,并非指實質的分別。二者在理論實質上只是一本,非兩樣工夫。在《大學》首章序次八目時,“致知在格物”說法的特出,可以很好地說明這一問題:“所以《大學》說‘致知在格物’,又不說‘欲致其知者在格其物’。蓋致知便在格物中,非格之外別有致處也。”朱子還講道:“‘致知在格物’,知與物至切近,正相照在。格物所以致知,物才格,則知已至,故云‘在’,更無次第也?!备裎铩⒅轮欢?、二而一,而且結合起來才能互相理解,“能格物則知至”,“致知必在格物”,二者具有內在關聯的邏輯關系,一體共成,所謂“才明彼,即曉此”也,其實只是一理。
前面已提到格物乃“夢覺關”,誠意則是“善惡觀”“人鬼關”,《大學》中最重要的就是這兩大關,兩關之后的節目一節易于一節:“某嘗謂誠意一節,正是圣凡分別關隘去處。若能誠意,則是透得此關;透此關后,滔滔然自在去為君子。不然,則崎嶇反側,不免為小人之歸也。”可見朱子對二者的重視。二者在導向上有著對認知和德性的不同指引,體現出朱子將兩者互重的傾向,但不能從平面化視角而忽略兩者之間緊密的理論勾連?!叭灰獠荒芤宰哉\,故惟推其次第,則欲誠其意者,又必以格物致知為先”,沒有格物致知的工夫支撐,所誠之“意”是無法辨明的,隱微之間輕忽追認,當然就無法確?!耙狻敝耙挥谏啤?,更無論“自慊”,甚至可能恰恰會導向“誠”(即“實”)的反面——自欺。“如其不然,而但欲禁制抑遏,使之不敢自欺,便謂所以誠其意者不過如此,則恐徒然為是迫切,而隱微之間,終不免為自欺也?!惫食鲇趯σ獠荒茏哉\的警觸,朱子反復強調格物構成著誠意的工夫基礎,“《大學》所謂‘知至、意誠’者,必須知至,然后能誠其意也。今之學者只說操存,而不知講明義理,則此心憒憒,何事于操存也!”不知至則心思昏聵、義理不明,須是格物致知以至道理纖毫畢盡,胸中了然,知善之當好,惡之當惡,則“意自無不誠矣”。這是立足理性主義立場,對先驗路向的扭轉。不僅如此,朱子提出應在切己反身的意義上有所體貼,將“知至”之“至”作“切至”看,雖然最終認為作“盡”字更為透徹,但以“切”解“至”并非沒有意義,“切至”提示出“知至”所內蘊的真知意味,即已經涵著能行的意思,這就與誠意貫通了。總之,誠意不是單純的存養德性,而是以格物致知為其義理明晰的前提;格物致知也并非僅是探求知識,而是必由誠意以轉入德行、成就君子。故朱子稱“誠意”為圣凡轉關處。
意誠而后心正。在“心”的層面,“則當推其如何謂之心。只此,便是格物?!毙哪司弑娎矶鴳f事的神妙機能,從道德言為明德,從致知言為知,為學之要就在于“主敬以存心”、“格物所以明此心”。此心之明、之盡也離不開即物格知至的工夫,因為“人有是心,莫非全體,然不窮理,則有所蔽而無以盡乎此心之量”,朱子以性為體、心為用,性即心中所具之理,需經格物窮理才能知性盡心,發揮此心之全體全量。但格物絕不僅僅局限于格心,有人認為格物除一事一物窮格外,如呂氏楊氏所發明大本處,亦須兼考,朱子則指出:“識見,即事事物物上便有大本。不知大本,是不會窮得也。若只說大本,便是釋老之學?!彼^承伊川的觀點,認為應從廣泛的視域來理解格物:“格物須是到處求。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皆格物之謂也。若只求諸己,亦恐見有錯處,不可執一。”朱子將“心”視為普通的一物,與心學派的基本定位明顯不同,如陸九淵“本心”、王陽明“心之本體”等,“心”均是一種先天的純粹道德主體,朱子這里的觀點不僅體現出與心學一派的迥嚴絕異,更表達了他對心學相關主張的糾偏和救正。與之相應,在“身”的層面,朱子特別批評了心學派“反身而誠”的格物說,認為專以格物致知為為己之學,不僅不能得為學之道之全,對為己修為亦無所助益:“蓋反身而誠者,物格而后知至,而反之于身,則所明之善無不實有,……若知有未至,則反之而不誠者多矣。安能直謂能反求諸身則不待求之于外,而萬物之理皆備于我、而無不誠哉。況格物之功正在即事即物而各求其理,今乃反欲離去事物而專務求之于身,尤非《大學》之本意?!币虼?,“心”、“身”不過是格物之一事,而“反身”亦必以格物致知為其充要條件。
朱子之格物,內容上所以然和所當然結合,并以倫理道德和人倫規范為主體,目的上就不是獲得對客觀世界知識體系的認識,而是離不開修身工夫和政治關懷,故在歷程上要保證修己安人工夫歷程的具體實踐。在“家”、“國”、“天下”的層面,較為強調工夫的踐履和落實,朱子同樣認為“格物”之功不可忽略,“為學之實,固在踐履。茍徒知而不行,誠與不學無異,然欲行而未明于理,則所踐履者又未知其果何事也。”朱子還常有“須是知得,方始行得”,“義理不明,如何踐履”的話頭?!案裎铩⒄\意,其事似乎小,然若打不透,卻是大病痛。治國、平天下,規模雖大,然若有未到處,其病卻小,蓋前面大本領已自正了。”這一觀點,即使是廷對人主,朱子依然堅定:“帝王之學必先格物致知以極夫事物之變,使義理所存纖悉畢照,則自然意誠心正而可以應天下之務。”(《宋史·朱熹傳》)隆興元年,第,復召對,其一言曰:“大學之道,在乎格物以致其知。陛下……未嘗隨事以觀理,即理以應事……平治之效,所以未著?!保ā端问贰さ缹W傳》)朱子對以《大學》之教端正帝王之學抱有極大的期望,所言雖不出“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之屬,然“治國、平天下,與誠意、正心、修身齊家,只是一理。所謂格物致知,亦曰如此而已矣。此《大學》一書之本指也?!边@說明對“應天下之務”而言,格物依然是不可或缺的前提,通過格物致知、明理察變的工夫修為,“平治之效”才可能有所“著落”;而對“格物”本身來講,治平之道亦是其本然包含的理論指向,格物窮理而能貫通平治,由此實現對整個《大學》之教的把握。
綜上可知,一方面,“格物”在朱子的《大學》之教中,實具有先在性、基源性意義;另一方面,在《大學》工夫歷程整體的意義上,才能全面透顯“格物”的意蘊。
進一步說,“格物”對于朱子而言,其影響非《大學》所囿,而對其整個學說體系構成基礎性影響,一定程度上型塑著其整個思想體系的學術品格。
其一,“朱子的格物致知思想直接關系到一切理學體系的著眼點——為學之方,又是他全部哲學的一個最終歸宿。”首先,不同于“博物洽聞”、支離疏闊的知性論追求,“格物”乃“以反身窮理為主,而必究其本末是非之極至,彼以徇外夸多為務而不核其表里真妄之實……此正為己、為人之所以分,不可不察也。”“格物”不是一味“外馳”,而以主體自身內在的工夫修為作為保障:“大學須自格物入,格物從敬入最好。只敬,便能格物?!迸c程子“未有能致知而不在敬”思想一脈相承,朱子以“敬”的工夫夾持格物,使之不走做,而漸漸彌合于理;從另一面看,主敬護持的格物窮理,亦是在專一集中狀態下,內心虛靜明澈之應外。亦即,心與物、心與理,在“敬”的工夫下,可以關聯一起,這也是所謂“豁然貫通”環節的必要因素。居敬窮理,主敬涵養,徹始徹終,融通內外,“敬”在朱學中發揮“真切而決定性”(牟宗三語)之作用。程朱雖在理論目的上將格物窮理首先視為進行道德修為、提升道德境界的修養方法,但在實際情況中造成格致之認知性層面過于突出,使其不得不作出一些調適,同時對道德修養層面的“涵養”層面加以強調,“敬”得到凸顯的原因即源于此?!肮省洞髮W》之書,雖以格物致知為用力之始,然非謂初不涵養履踐而直從事于此也?!敝轮c涵養交相為助,并立為朱子為學之方,如車兩輪,如鳥兩翼,不可偏廢,在知識與德性、理論認知與道德修養、外與內等兩個層次兼涵并照,那種認為朱子為學只偏重其中一面的質疑是站不住腳的。當然,這兩個層面在什么意義上實現統一,又是以怎樣的方式貫通一體,則還有待考究,這是另外一個問題。
其二,重視踐履、成圣成賢的理論追求。踐履是物格知至的必然結果。致知和知至略有不同,知識得到擴充是致知,可以是就一事而言,而知至則是反復致知,心有所通而知無不盡的狀態。由此,格物(窮理)——致知(物格)——知至,構成一個完整的過程。知至即“知到十分”,“見得真切”,“當真見得”,這個過程亦即“真知”的獲得,“格物,須真見得決定是如此……決定如此做,始得”,真知必能行,“不真知得,如何踐履得!若是真知,自住不得”,“若實見得,自然行處無差”,這就與行關聯一體。格物工夫本身就蘊含著理論與實踐的合一性。至,才能深、才能全。深才能真;全才能范圍廣、義理周遍;深且全,才能盡,盡才能使吾心之知擴充無疑。而知之盡處即是“行”,“真見得”方為“盡”,知至即為真知。故真見得,不僅行“住不得”,且“行處無差”。朱子《大學》觀的一個基本看法認為“《大學》是一個腔子,而今卻要去填教實。如他說格物,自家須是去格物后,填教實著。”“填教實”的歸宿何在?“圣人做個《大學》,便使人齊入于圣賢之域?!倍啊洞髮W》物格、知至處,便是凡圣之關。物未格,知未至,如何殺也是凡人。須是物格、知至,方能循循不已,而入于圣賢之域。”學者必須于格物致知工夫上真實用力,“便須是到圣賢地位,不到不肯休,方是?!眻允爻墒コ少t的“為學第一義”,直到貫通無礙的境界,這昭示了朱子格物論的本真精神。
其三,針砭異端邪說的現實指向。朱子之學是“戰斗”的學問,時刻為捍衛道統、昌明道學、力駁異端、淑世安民開辟道路。早在批判呂大臨《大學解》時,朱子就強調格物應積久貫通、理會實理、讀書應事,以防落入釋氏一聞千悟、一超直入之虛談,迷于聞聲悟道、見色明心之虛說,去文字而專體究,遺卻圣門學問之實務。后在《大學章句》序中,朱子明確提出要對“惑世誣民、充塞仁義”的俗儒詞章之學、釋氏寂滅之教、世俗權謀之術等加以批判。其“格物”詮釋鮮明地昭示出其批判性的鋒芒所在。“格物”所含“即物”、“窮理”、“至極”三義,正分別體現著針對前述三類邪說的積極應對:“‘即物’針對離物求理的佛老異端,不求物理僅知求諸本心的心學;‘窮理’指向辭章詩賦之學,批評其流于性情風月之抒寫,喪失了文以載道的性質,實為無益身心之學;‘至極’針對浙東功利之學,雖講究治世之學,然而多流于外在事功末流,陷入無本之學?!痹谂挟惗诵罢f的過程中,朱子逐漸建立起以即事窮理、積習貫通為基本見解的格物說,成為其思想譜系的理論基石。
其一,文本脈絡中“格物”的再厘定。
不可否認,朱子之學所強調的讀書為學、學行互濟、博學多識、內外一體、相須并進等觀點,以及對反理性主義的抵制、對過分偏向神秘體驗路向的糾正等思路,其“格物”論與有力焉。同時毋庸諱言,關于朱子思想品格的批評,往往集矢于“格物補傳”為核心的“格物”論。這種批評主要來自于文本和義理兩個層面,因此圍繞這兩個層面略作分疏,對于透徹理解其格物思想乃至整個朱子之學,都是非常必要的。當然,此處僅是提供一點可能的理解方向。
朱子《大學章句》之注解每依“尋其義理無可疑”、“考其字義皆有據”的標尺,較能疏暢《大學》之文辭,但立足經典詮釋的立場,朱子的理解是否符合《大學》之“本義”,并非沒有可待商榷的余地。《大學》的形式性很強,對仗工整,這是朱子補格物傳的理由之一。但若從經文本身的形式上講,可能恰恰不需要補傳。尤其是那些不合通例的“突兀處”,尤其值得注意。后世嘗言圣人言語未必在形式上句句例行統一,對其他經書而言,或許是可以的,但對《大學》這部綱領性的、教規性的著作,應謹慎對待:
(1)經文中序八目之序時說道“致知在格物”,而沒說“欲致其知者,先格其物”,“在”字意在突出兩者之間緊密而內在的關聯,“致知”、“格物”并非先后相序的兩事,實則乃一事之兩面。
(2)其下言“物格而后知至”再次證實了這層意思,按后面通例,應說“物格而后知致”才對,用“知至”而非“知致”,說明《大學》原意認為言物格即已包含了知致的意思,不須再言“知致”,其后只須將此知推向至極而已。
(3)“物有本末”,“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有物有知,作為首章的總結而出現,說明首章即總說“格物致知”,并不缺傳。朱子不取此意,為照顧體例,只能將此處別出一“本末傳”,但這就造成綱目前后無應。
(4)若按朱子之意,缺傳需補,那從邏輯順序和章法結構角度看,應補“致知在格其物”、“誠意在致其知”兩傳,體系上才完整,而不應只補一傳。
(5)從誠意章看,按例應以“所謂正心在誠意者”為起始,結尾應為“此謂正心在誠其意”,未這樣講,而單指提出“所謂誠其意者,在勿自欺”,結尾為“君子必誠其意”,鮮明地凸顯出“誠意”的首要地位和引導作用。所以,《大學》本身未將格物致知作為誠意的并列的條目,在《大學》看來,格物致知只是明曉綱目、節次和規模,了解本末先后終始之則,只是修養工夫的啟蒙階段,還不是作為工夫歷程而出現,真正的工夫教化是從“誠意”開始。古注中鄭注孔疏疏解經義,即以“誠意”為此篇工夫頭腦,說明古本自足詮釋的可能性。
當然,如何確定本義,這本是即是一個未決的或開放的話題。不管朱子的解讀是否可得《大學》本義,都不能抹殺其理論意義。從實謂、意謂、蘊謂、當謂到創謂,創造性的詮釋,更能推動經文義理的延伸和擴展。朱子的詮釋獨具一格,自成體系,不僅對《大學》做出了融貫性詮釋,并對其思想譜系產生了重要的型塑作用,而且為后世《大學》詮釋建立了不可忽視的文本范式。其與上述文本分析之間的差別和空間,也為后世《大學》學提供著“詮釋學契機”(HermeneuticalMoments)。
其二,義理脈絡中“格物”的再追問。
朱子將“格物”的核心內容,主要定位為“明善之要”。從內容上講,所格之物既包括具體的客觀的外在之物,又包括人倫規范、修身處事的內在之則。其指向的價值目標是認識到“所以然者不可易”與“所當然者不可已”,但與格物內容的兩方面并不是一一對應的,需做辨析:
A外在之物物理B人倫之則人理
a1物理之所以然b1人理之所以然
a2物理擴充人的知識和理性b2人理之所當然
朱子并未忽視道德修為的內在認同和轉化,他對物理、人理及其各自層次,亦有清晰區分,并沒有因為內在心性的修為而排斥知識的積習,而是將物理知識的學習作為成人、大人的積極因素,“廓然貫通、無有蔽礙”,使不會因見理不明而在修身成德的過程中成為羈絆。但若由此認為朱子乃智識主義、科技理性,則不免偏蔽,朱子包含知性的面向,并不代表他只強調物理,不論是從先后緩急,還是從最后歸旨看,朱子所重無疑是在人理,在于成德,在于“為善之要”。后世還有一種批評,認為朱子格物說將為學與為道混為一談、認識與倫理混為一談、知識與道德混為一談,將心與理為而為二,其對理的認識不能對內在心性起到應有的作用,如陽明格竹子的困惑就是這種理解的代表。但問題在于,將朱子的格物框定在a1,責難其不能合理推出b2,這并非朱子的本意,朱子格物涵蓋面廣,包含A、B兩個系統,各系統內各有層級,b2應建立于b1基礎上;A在B系統的發展上具有相須相待的助緣作用,但欲由a1推出b2,只能是出于對朱子格物說的誤解。陽明格竹子造成的困惑,不是朱子的問題,是陽明自身理解的問題。他對朱子的批評:“先儒解格物為格天下之物,天下之物如何格得?且謂一草一木亦皆有理,今如何去格。縱使格得草木來,又如何誠得自家意”,也不得不說未切中要害。
物理與人理的區分,外理與內理的相應,合內外之道也。學圣賢者,當求充其知能,擴其聞見,以免德性有不得擴充之虧。對學者而言,德性工夫不可遺聞見之知,而且聞見之知能為德性成就之資。求諸外正所以明諸內,非求諸外以補內之不足。知物之實然之理,使人應物當然之理呈現于心,心本有之性理亦可呈現出來。可見,朱子在理論主旨上對兩方面均有照管,并相應區分,本是全面而規矩的學問體系,但不可否認,在理論發展過程中,朱子對物理和知識的層面給予了過多的關注和討論,造成與其整全的理論規劃之間產生了一定偏差,在此意義上的格物窮理可能導致對德性工夫與修身養性的忽略,受到誤解在所難免。更重要的問題在于,還應認識到理學的真正弊病似還不止于“忽略身心的修養”,更關乎如何實現身心的修養,即對由外理到內理、由知識到道德、由致知到誠意之間的轉關處,能不能給出透澈的說明和厘清。朱子只補“所謂致知在格物”,而未補“所謂誠意在致其知”,雖然陳來先生認為朱子補傳也包含了“所謂誠意在致其知”的內容,在充分格物窮理的前提下,可以無限地切近心與理一,使致知和誠意具備了完全的充分條件;但究極而論,朱子主張“誠意”以致知為前提,知之真切必然可以貫通誠意,這一思路下,誰又來保證“知之盡”必然可以轉出“知之切”,而實現“真知必能行”呢?“誠意”是否會由此淪落為知識之誠,誠的只是知,而失卻作為“行動之源”、“道德真幾”的價值本原作用呢?這是朱子哲學始終需要面對的問題。
總體而觀,朱子“格物教”論說深刻并不失全面,具體深微,面面俱到,對其他節目亦有強調,如“修身為本”、“明明德為《大學》第一綱領”、“明善之要、誠身之本,皆初學當務之急”,這些不同說法,應在各自的語境中得到理解,不應渾淪、平直地視之,事實上,朱子對“格物”的重視超過任何一目,上述所說之“本”“要”“第一綱領”等只有在格物工夫的基礎上才能成立,“格物”被強調為“第一義”正是要說明這層意思:“《大學》是圣門最初用功處,格物又是《大學》最初用功處”,“格物致知是《大學》第一義,修己治人之道無不從此處”,“故大學之道雖以誠意正心為本,而必以格物致知為先”。這里“先”不僅是作為“八目”工夫歷程之第一目的先,而且是作為每一目工夫實行之必經階段的先。后者正是前文所言格物之“總體”義,由此可涵括其他條目于其中。故在朱子那里,“格物”是絕對不容繞過的,不經過“格物”,其他一切工夫將根本無從獲取成立的可能。應該指出,從基礎義和總體義兩個層次,方可全面把握朱子格物的內涵。作為總體上之“源頭”、以及各階段之“起手”的“格物教”,主要在理論發生學的意義上,體現著“思想宇宙論”的意味,應被視為朱子思想體系的基礎理論范式。
跳出朱子學來看的話,我match們發現朱子的格物解仍然具有重新審思的空間,其間就蘊含著陽明學之所以轉出的一大理論機緣,而這只能另文再去探究了。(《朱子學研究》編委會編:《朱子學研究》第35輯,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