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遍地、車輛亂停亂放、綠化無人打理……東平縣東平街道副食品家屬院小區,一年前是居住環境臟亂差的典型代表。作為無物業管理、無主管部門、無人防物防的“三無小區”,維護運營成本高、社會化物業公司不愿入駐、居民自管效果不佳就像是個“千千結”,難以解開。
“以前我們社區的鄰居也都商量著找個市場物業公司管理,但這種物業費都比較高,我們覺得不值當,費用低了吧,人家物業公司又不愿意管,就這樣,一直持續到了現在。”副食品家屬院小區居民徐春華說道。
城市在發展,小區管理卻跟不上。作為東平縣城駐地的東平街道更是轄區面積大,涉及民生問題多,治理難度較大,以往的社區服務場所難以滿足群眾辦事需求,這無疑給居民滿意度打了折扣。針對這個難題,東平街道把“紅色物業”納入基層黨建總體布局,成立了貫中園國有物業公司,由社區領辦物業公司,對“三無”小區進行“兜底”管理,有效解決了物業服務缺位問題。截至目前,已投資781萬元,打造了52處紅色驛站,為每個“三無”小區配備了保安2名、保潔1名,71個“三無”小區實現了托管全覆蓋。、“自從街道建立了‘紅色物業’以來,小區真是煥然一新,不僅衛生有了保障,類似水龍頭壞了、管道堵了、家里停電了這種小事,一個電話便有人上門解決。”徐春華高興地說。
“國有物業就是公辦物業,初心就是服務群眾,群眾滿意就是檢驗我們工作的標尺,我們在做好物業基礎工作上,還拓展延伸了其他功能,比如社情民意收集、群眾便民服務、志愿服務實踐等等,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米’,我們干群的關系也更融洽了。”縣城市社區管理服務中心黨組書記、主任張斌介紹。
“轉換站建在哪里?”“供暖改造需要花多少錢”在東平縣平湖社區的“城市會客廳”正在開展著一場特別的黨建聯席會。社區黨委、居民代表與房管中心等職能部門圍坐一起,討論府第東郡集中供暖改造相關事宜。經過一番熱烈的討論,成功敲定了此項改造工程。
原來這是東平街道為了做好府第東郡小區的集中供暖改造工程召開的聯席會。由于某些歷史原因,該小區多年來沒有集中供暖,群眾意見很大。對此,社區黨委在充分聽取群眾、物業意見的基礎上,組織房管中心、綜合行政執法、公用事業發展中心等多個部門,召開了黨建聯席會,利用兩個月的時間,安裝了換熱站,實現了小區集中供暖。
圍繞居民身邊事,東平街道通過“城市會客廳”、“居民議事會”等載體,積極收集群眾訴求,著力化解基層矛盾糾紛,努力提升改善小區基礎設施。通過創新探索,建立了“紅色聯盟”。該聯盟由小區黨支部、業主委員會、物業公司共同組建,小區黨支部、業主委員會、物業公司負責人“雙向進入、交叉任職”,形成“社區+物業+業主”三位一體的融合治理機制。自創建以來,平均每季度解決小區矛盾糾紛160件,訴求解決率達到96%,群眾滿意度從89%提升至97%,為社區精準把脈,開出了一劑群眾滿意的“新藥方”。(通訊員:齊心、鄒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