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3-5-015是一口三層分注水井,這次測試發現水量集中在第三層,與歷史測試資料對比出現反差。分析井區動態未發生變化,結合吸水剖面和分層吸水指示曲線資料,分析認為:上下兩級封隔器失效,建議檢管!”2月26日,在勝利油田勝采廠日度運行晨會上,工藝所賈貽勇副所長正在匯報一口測調問題井。經過作業驗證,該井封隔器膠筒脫落,導致注水失效。成功應用測試資料,及時發現問題井并進行有效治理,保障了有效注水。
勝坨油田是典型的中高滲水驅油藏,儲層層段多、層間差異大、非均質性嚴重。通過有效分注調整各層系水動力平衡,維持生產壓力,提高油藏驅替效果,是保證油藏效益開發的基礎。
“水井工況異常,造成無效注水,直接影響油藏動態開發,嚴重的會導致井點缺失、井網不完善。因此及時精準工況診斷,保障有效注水,是最基礎、最重要的工作。”采油廠首席專家徐加軍一直堅持這個觀念。
水井測試主要是為明確各注水層段的吸水能力,判斷是否滿足油藏配水需求。勝采廠轉變思維、深化認識,應用測試資料診斷管柱,在“定點、降壓”的常規測試基礎上,增加“探底、上部驗漏”的驗管測試程序,實現一次測試完成水井所有節點的工況診斷,使測試資料變成水井的“示功圖”,成為診斷注水工況、發現問題的有效載體。
測試資料影響因素多,如何去偽存真,將每一口水井的問題分析到位,減少無效的資金和人力投入至關重要。勝采廠本著“先地上后地下,先簡單后復雜”的診斷原則,實施資料審核、檢查流程、判斷漏失和綜合分析“四步走”,通過深度分析比對標準測試卡片,實現了準確判斷水井異常工況。
ST2-4XN18井沙二74和沙二81兩層分注,3個月到期測試時發現850-1350米管柱存在漏失,漏失水量100方。通過對比歷史測試資料,沙二81層相同壓力下,測試水量與該層吸水能力不符;復測發現油管多處漏失且漏失位置均不相同,初步判斷為假漏;進一步結合井身軌跡分析,漏失部位在拐點附近,井斜導致儀器偏心,造成水量失真。因此,改進扶正器再次測試油管無漏失,成功避免了一次無效作業。
經過長時間的摸索積累,勝采廠建立了典型事例庫,細分為4大類、27小項,基本涵蓋了目前水井測試過程中存在的所有問題,使得技術分析有了新手段,工況管理水平有了大幅提升。在此基礎上,實施“3463”管理模式,強化過程控制,確保測調運行管理到位。“3”即測調現場三保障,避免測試遇阻;“4”即過程四環控制法,提高測調成功率;“6”即資料分析六結合,提高資料準確性;“3”即措施制定三參照,提高措施針對性。
現在測試資料的深度分析成為勝采廠準確判斷水井異常工況的有效手段,是注水技術人員具備的基本功。每年水井分層測調率完成141.5%,高于全局平均水平。通過分析測試資料發現問題井240多口,準確判斷自扶減少無效作業井100余口,采油廠水井基礎管理水平大幅提升。(通訊員:紀青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