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舉水袖,緩緩舞動,25日,北京首個“冬奧社區”——石景山高井路社區的文化活動中心內,在京劇大師譚鑫培后人、梅派藝術第三代傳人譚茗心的帶領下,到此參訪的臺灣基層民眾交流團成員翹起蘭花指,“咿咿呀呀”地吟唱。
在當天舉行的“同根相融攜手前行”京臺戲曲文化交流活動上,譚茗心細致地講解梅派轉扇子、甩水袖等技巧,多位臺灣同胞圍在她身旁認真聆聽、嘗試模仿,動作雖不熟練,但歡聲笑語不斷。
4月25日,“同根相融攜手前行”京臺戲曲文化交流活動舉行。圖為臺青洪千喻(左)身著戲服學習梅派技巧。中新社記者 劉玥晴 攝
活動中,來自臺灣實踐大學的洪千喻和吳文修化好妝容、穿起戲服,分別扮作青衣和老生,化身為京劇舞臺上的經典角色。
兩位臺青不僅看過京劇電影《霸王別姬》,還經常聽帶有戲腔的大陸古風歌曲。“穿著戲服站在臺上,腦海里都是京劇藝術家下功夫練習每一段動作細節的樣子。”洪千喻笑言。
臺青吳文修臉上所繪的臉譜為財神趙公明,兩頰處的錢幣圖案很是吸睛。該臉譜出自“京劇臉譜(翁派)繪畫技法”第三代傳承人楊強之手。
雖然尚未到訪過臺灣,但楊強曾于兩年前向海峽對岸寄出70余張京劇臉譜,為臺灣同胞送去友好的祝福。他表示,將繼續弘揚這門藝術,增進兩岸同胞對京劇和臉譜文化的了解和認識。
就讀于臺灣實踐大學電腦動畫專業的吳蕓禎接受中新社采訪時說,她常將中華文化元素融入作品之中,此次接觸京劇后收獲了新的靈感,“希望能創作出更有趣的動畫”。
譚茗心認為,雖然觀賞戲曲一般是坐在臺下,但若有機會真正穿上這身行頭、近距離體驗,能更深刻地體會京劇的妙處和美感。
曾數次赴臺北演出,當地戲迷對京劇傳統的堅持與喜愛,給譚茗心留下了深刻印象,“感受到他們的熱情和專業”。她告訴記者,大陸京劇較為注重與時俱進,島內票友則更偏愛傳統古樸的滋味,“京劇應如何更好地傳承和創新?值得兩岸戲曲人深入探討交流。”
今年3月底剛與臺灣師姐魏海敏合作出演“梅派經典折子戲專場”,此番談及同門情誼,譚茗心直言,拜師至今,收獲了這位大師姐的許多鼓勵,“最常對我說的一句話就是‘你沒問題的’”。
“大師姐對美的講究特別嚴謹,非常有韻味。”譚茗心說,魏海敏一直是自己學習的榜樣,“她總是毫無保留地傳授學戲經驗,每次合作我都收獲頗豐”。
譚茗心表示,“‘博大精深’不僅是形容中華文化的一個詞,還啟迪我們要不斷拓寬戲曲內容的廣度、精度和深度,相信這也是兩岸京劇人共同努力的目標。”
記者 劉玥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