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在這個知識信息爆炸式增長的時代,教育家精神如同一股清流,顯得尤為珍貴而閃耀。本欄目將聚焦教育領域內的卓越貢獻者,深度挖掘并報道他們的教育理念、實踐經驗和人格魅力,展現他們的高尚師德與非凡成就,旨在激勵廣大教育工作者不斷追求卓越,同時也為公眾提供一個了解教育家精神、感受教育魅力的窗口。讓我們一同見證“大先生”們的風采,從他們身上汲取力量,攜手推動教育事業邁向更加繁榮的未來。
“何物比春風?歌唇一點紅。”每年春末夏初,王仁君都會收到一份特殊快遞,不用想,就知道是自己的愛徒從家鄉寄來的櫻桃。“十幾年了,從未斷過。沒有比這更珍貴的了。”王仁君說道。
當然,“珍貴”的不是幾斤櫻桃,而是十幾年的師生情。出身于教師世家的王仁君是曲阜師范大學第一屆“師德標兵”,也是學校生命科學學院的院長。既是老師,又身兼行政工作,王仁君給自己和學院定下的要求是:育人先育己,要以“大情懷”教師育“有擔當”學生。
讓教育者先受教育,喚醒、引導、培育“大先生”
“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教師的首要職責也應該是立德樹人。”從教多年,王仁君始終把“立德樹人”作為第一要務,并且她也深知,強教必先強師,“想要培養出優秀的學生,首先要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當然,要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首先要明確“什么樣的教師隊伍才可以稱為‘高素質’”這一問題。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者也。”1200多年前,韓愈在《師說》一文中開篇立論,點明了教師的職責。在王仁君看來,除了傳道授業解惑,新時代教師還應具備高尚的師德,“要成為學生的道德楷模”;具備科學的教學方法,“能將前沿知識融入教學、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具備廣闊的視野,“能引領學生走在知識的最前沿,更能引導學生成為有擔當、有情懷的人”。
近年來,生命科學學院聚焦“喚醒、引導、培育新時代鑄魂育人的‘大先生’”這一目標,推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創新舉措。
比如,為了幫助年輕教師快速成長,積極開展“新竹”青年教師成長工程,選拔資深教師擔任新入職老師的“指路人”,通過結對幫扶的方式一對一給予青年教師以教學方面的指導,幫助青年教師更快、更好站穩講臺。與此同時,學院結合教師個人發展、專業需求等成立了不同的科研團隊,新教師與“指路人”在同一個團隊里,進一步加深了“新”“老”之間的了解、促進了雙方的交流與進步。
再如,學院搭建了青年學者論壇,鼓勵45周歲以下的青年教師遵循“交流學術、探索前沿、激勵創新”的理念,定期面向教師、學生做學術報告,以此加強青年學者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推動學科間的交叉融合,構建高水平科研創新團隊。
此外,近年來,為了加快教師隊伍的建設,學院堅持“讓教育者先受教育”,定期舉辦專家講座與研討會,邀請知名教育家、學者現場分享教育經驗、暢談育人心得,不斷提升教師對教育家精神的認識和理解;同時,利用學校作為山東省唯一的教育部師德師風建設基地這一平臺優勢,以及校內中國教師博物館這一獨家資源,開展師德教育,進一步為老師們講好教師思政、講好師道精神。
伴隨著一系列舉措的落地落實,學院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得到普遍提升。“師德標兵”“先進個人”“育人先鋒”“優秀教師”層出不窮;“山東省濕地生態環境保護與資源可持續利用科研團隊”入選“山東省高等學校優秀科研創新團隊”、“動物生物學教學團隊”入選“山東省優秀教學團隊”、“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利用團隊”入選“山東青年創新突擊隊”“山東省教育系統共產黨員先鋒崗”;承擔省級教學改革項目30余項,其中重點項目5項;獲得省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3項,三等獎1項;主講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2門、省級一流課程3門,省課程思政示范課1門……生科院98名教師,正一步步成長為當代“大先生”。
立德先立身,優秀傳統文化融入課程思政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走進生科院的大門,大廳兩側擺滿了學生最新一期的板書作品《宿建德江》。
“這是學院傳統文化育人的一角。”王仁君介紹,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在高校,所有的課程都要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近年來,生科院堅持把優秀傳統文化育人與學科育人相結合,引導學生“格物以山川草木,體仁于鳥獸蟲魚”,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塑造、培養學生。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走進副院長燕艷的《生物學教學論》課堂,仿若走進了詩詞天地,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能出口成“詩”。
“我一直在研究‘生物學科中的德育價值’,并且創立了傳統文化與真實教學案例相融合的‘情境教學法’,把優秀傳統文化中與生物學知識相結合,使課堂內容更加有趣。”燕艷介紹,“比如,駱賓王的《詠鵝》盡人皆知。如果把它拿到中學的課堂上,就可以用來啟發學生思考‘為什么是浮綠水,而不是白水、藍水、清水?’‘為什么鵝掌可以撥清波,而同是家禽的雞卻不可以?’,進而引導師范生思考詩詞中的生物學知識并有效融入到中學生物學課堂教學的有效途徑。這正是燕艷將傳統文件與課程教學有效結合的切入點。
正是通過這樣“有意思”“有意義”的教學方式,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也在不經意間傳承了優秀傳統文化、增強了學生的文化自信。同時,傳統文化中蘊含的做人道理、家國情懷也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學生個人品格的形成。
在燕艷的影響和帶動下,生科院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嘗試挖掘傳統文化中的生物學知識,并運用到教學中。比如,徐金會老師通過唐詩引入“生物電的講解”;謝廣龍老師利用我國古代人民對珍珠培育的認識導入貝類知識的講解;趙航老師在講解溫受體知識時,以“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導入新知,以自編的“受體敢溫控花期,蛋白活性隨溫低,消除抑制芬芳現,深研受體惠農及”做總結。“我們欣喜地看到,學生身上也發生了很多可喜的變化。”燕艷介紹,此前,有學生把《黃帝內經》中關于糖尿病的認識、處方等也融入到了《血糖平衡》一節的模擬課堂上;有學生把家鄉美食與發酵課程相結合,喚醒了大家的故鄉情;還有學生將《詩經》中的“無田甫田,維莠驕驕”引入到次生演替的講解中。“學生的整體素養明顯提高了。”
2021年起,學院以優秀傳統文化育人為契機,積極開展“兩培育一展示”,即培育優秀教師、培育經典案例,并通過以傳統文化為主題的課程思政示范課進行展示。
“目前,學院已經有9節課程思政示范課。與此同時,學院正在建設《課程思政資源庫》,將傳統文化中蘊含的植物學、動物學、生態學學科知識與學科內容相結合,既傳遞學科知識,又普及詩詞創作的背景、蘊含的個人情感,塑造學生的品格。”燕艷介紹。
在“兩培育一展示”的基礎上,近年來,學院積極打造“兩線、三段、四評”的課程思政育人模式,讓思政元素滲透在線上、線下、課前、課中、課后以及課程評價等每一個環節;同時,積極打造生物學課程思政教學資源庫,確保學院所有課程全部覆蓋,“要盡可能發揮優秀傳統文化在立德樹人方面的最大價值。”王仁君說道。
因材施教,構建人才培養“生科模式”
教育的主體是學生。在生科院,人才的培養分兩條線,一是對師范生的培養,一是對科研人才的培養。
近年來,學院堅持分層分類因材施教,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合理規劃未來發展方向。一方面,為幫助師范生爭做“大國良師”,學院邀請國內外著名教育家開展“走向卓越——啟潤講堂”系列講座,引導學生明確“自己要成為什么樣的人”“如何成為理想中的人”。目前,已先后舉辦了4場主題報告,報告以“教師成長之路、課堂實踐之路、教學研究之路”為主題,激發了師范生對生物學教育事業的熱愛和探索。
“學而不思則罔”,在此基礎上,學院增設“一生一好課”“好課我來評”“好課我來上”等教學技能微格訓練,鼓勵學生在不斷實踐、不斷成長。
與此同時,學院著眼優化人才培養的供需匹配,積極與基礎教育行政單位、研究單位及各級各類中學搭建“共研共建”合作交流平臺,以期達到與用人單位、就業單位同頻共振、共同培養卓越師范生的良好效果。目前已與山東省教育科學研究院、濟寧一中等十余所基礎教育行政單位及中學開展“共研共建”研討會,并建立長期合作關系,以培養學生形成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需求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提升師范生的就業競爭力。
另一方面,圍繞“強基礎、育精英”的目標,學院對于專業知識扎實、科研興趣濃厚的學生實施“卓越班”拔尖人才培養計劃,通過探索小班化教學、導師一對一指導等培養模式,實施“科研新未來”計劃,建立科教融合、相互促進的協同培養機制,培養生命科學領域的拔尖創新人才;開展“種子大講堂”等系列學術活動,經常性邀請專家學者分享前沿知識,鼓勵學生分享學術成果,營造濃厚學術氛圍;與高新企業深度合作,建立實習實訓基地,加強實習實踐的力度,培養學生的教學實踐能力。
在王仁君看來,無論是未來的教師,還是未來的科學家,“都需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批判性思維、團隊合作能力、溝通能力和終身學習的意識;都需要具備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感”。
為此,學院還設立了導師制,為每位本科學生配備專業導師,進行個性化指導。具體來說,就是通過校企合作的實習基地讓學生接觸實際工作場景,提升知行合一的動手應用實操能力;導師從學業規劃到科研指導全方位助力學生成長。
“長安何處在?只在馬蹄下。”通過這些嘗試,生科院的育人效果取得顯著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得到大幅提高,在國內各類競賽中斬獲佳績。比如,祖金卉、李文琦、王玉泉等多名同學,在參加山東省師范類高校學生從業技能大賽時都獲得了一等獎的好成績。此外,學院畢業生的一次性就業率和就業質量取得了雙提升,并且受到了用人單位的一致好評。
“對于教育工作者來說,學生的事情就是天大的事情。要以學生為中心,關注每個學生的成長需求,引導他們成長為有擔當、有情懷的人,進而為社會發展做貢獻。做到這一點,才能算得上是一位好老師,才能堪堪道一聲‘大先生’。”王仁君說道。 (馬俊偉)